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九游账号被冻结怎么办解封 > 新闻动态 > 水气凌心,也是神经官能症,也是植物神经紊乱...

水气凌心,也是神经官能症,也是植物神经紊乱...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9:55    点击次数:97

水气凌心,是个“水气病”,西医说是神经官能症,或者植物神经紊乱,或者焦虑症。

水气上冲,是水气病的症状特点,也是水气病的病理变化过程。

凡是水气上冲经过的地方:

肚脐下面、心口窝、胸部、喉咙,甚至头面、五官。

皆有症状:

胀满、心悸、憋闷,咳嗽、气喘、眩晕。

在所有的症状中,最明显的就是心悸。这种心悸呢,是外面没有什么因素干扰,身体也没有麻木疼痛的感觉,就是觉得心里头“砰砰砰”跳个不停,有时候自己都控制不住,有时候又跟平常人一样,没什么其他影响。

所以,这病,又常被西医说成“神经官能症”,或“植物神经紊乱”。

辨别水气病,大多会看到脸色发黑,或者出现水斑,舌头胖大,舌质淡嫩,舌苔大多是水滑的样子,脉象大多是沉弦或者沉紧。

水气病,究其原因,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,气不化水,水停于内为患。

这和心、脾、肾这三个脏器的阳气虚弱都有关系。

展开剩余69%

脾,是人体里的“中土”,有运化水湿的作用。要是脾阳虚弱,就没力气运化水、控制水,容易让水气在身体里产生。

肾,负责水液代谢和气化,全靠肾阳的气化作用,津液才能正常排出。要是肾阳不足,气化功能就不行了,没办法在下边主持水液代谢,津液就会停在那里,变成水邪。

心,是人体里的“君主”,位置在胸中,把下面的阴气给控制住。要是心的阳气不够,就没办法稳稳地待在上面发挥主导作用,也就没法降服下焦的阴气,这样一来,寒水邪气就会往上冒。

所以,水气上冲,虽然和心、脾、肾这三个脏器的阳气虚弱都有关系。

但,其中最关键的是:上焦的心阳虚弱,没办法压制下焦的阴寒。

解决“水气病”,走的是温阳化饮、利水降冲的路子。

用的是苓桂剂,也就是以茯苓、桂枝为主的一类方剂。

其中,苓桂剂的代表方是:苓桂术甘汤。

苓桂术甘汤:茯苓、桂枝、白术、炙甘草。

茯苓,作用有四:

一、甘淡利水以消阴;二、宁心安神以定悸;三、行肺治节,通利三焦;四、补益脾土,防水气上冲。

桂枝,作用有三:

一、补心阳以制水;二、通阳以消阴;三、下气以降冲。

桂枝、茯苓,缺一不可。

苓桂术甘汤,为基础方,可随证加减。且临床中,常与四君子汤搭配。

要是吃了药之后,小便没有明显变多,那就把甘草的量减少点,甚至直接不用甘草。

等小便明显变多了,后来又慢慢变少,这就说明腹腔里那些水啊,差不多都排干净了。

这时候呢,就把茯苓的量减少些,白术和甘草的量增加些。

要是气虚的情况特别明显,那就换用四君子汤。

要是身体里水湿不算太重,但气虚,可以直接用四君子汤,不过用量得调整调整。先多用点茯苓,把人参和甘草的量减少些。要是小便不通畅,那就得换用苓桂术甘汤。

要是小便变多了,舌苔也开始慢慢变好,那就说明这药起作用了,接着吃就行。

等小便又开始变少,舌苔也不再有啥变化了,就把茯苓的量减少,白术的量增加。因为茯苓是往下走的,不利于脾气往上升。多用茯苓主要是把腹腔里那些实实在在的水排出去。现在开始多用白术,这才是真正开始补脾。

等到身体里的湿气都排得差不多了,才开始加大人参的用量,补脾气。

这时候,才能明显感觉到补的效果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上一篇:青岛啤酒节首落大鲍岛:市北公安护航,镌刻城市狂欢记忆
下一篇:没有了